查看原文
其他

【防城港】现代化农业绘出好“丰”景

金秋时节,港城大地上涌动着勃勃生机,稻穗金黄、鲜果飘香,农民们辛勤劳作、迎来收获,处处皆是好“丰”景。

10月28日,防城区那梭镇那夏村俯拍图。防城港日报全媒体记者  丁 蕾  摄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30年来,我市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依靠自身资源禀赋,立足“海边山”特色,高起点谋划,大力度推进,走出了一条具有防城港特色的农业发展道路。其中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全区前列:广西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洋牧场示范区,5年建设复查结果获得最高等次评价,连续3年获全国通报表扬;在全国率先推出首款政策性农业保险养殖领域高温险种产品——金鲳鱼气象指数险种;一批村镇获评全国强村强镇,港口区企沙镇牛路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上思县在妙镇佛子村(思奉香糯)、防城区江山镇(渔业)、防城区扶隆镇(八角)获评全国“一村一品”村镇,上思县在妙镇(甘蔗产业)、东兴市江平镇(海洋渔业)、防城区扶隆镇(香料)获批创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粮食,国计民生的基石,国家安全的底线。30年来,我市深入实施“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战略,紧抓粮食生产不放松,不断加大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科技兴粮服务水平,优化粮食布局、稳定粮食产能。
俗话说,地壮才能种出好粮,粮食生产根本在田地。近日,在防城区那良镇其那村水稻种植基地,成片的水稻已经陆续进入成熟期,慢慢垂下了“头”。
该村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旱改水)项目,将闲置荒地改造成高标准农田,同时与防城区心远种养专业合作社合作开发,依托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打造特色品牌。合作社负责人何深达说:“现在种植水稻很方便,不仅有农技人员到田间地头进行精准化技术指导,还有水稻种植、施药、施肥、收割等全环节机械化作业,大大提高了种植、管理和采收工作效率。”
这是我市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建设示范带动作用,狠抓灭荒复耕工作、用好用活强农兴农惠农政策的生动实践。
我市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落实扶粮政策,全面推行耕地保护田长制,坚决杜绝违法占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行为,全面整治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和耕地撂荒问题。印发了《防城港市灭荒复耕项目实施方案》《防城港市开展灭荒复耕合理保护利用耕地实施方案》,对复耕连片100亩以上的列为市级示范项目。2022年全市完成撂荒地治理15350.04亩,今年全市已完成撂荒治理23009.49亩。
同时,我市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对全市可建高标准农田的耕地进行统筹布局。2021年实施的6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已完成并验收;2022年实施的10.8万亩建设任务完工率100%,完成投资10738.96万元,排全区第二;2023年实施的10.9万亩建设任务已全面开工建设,目前完成建设6.43万亩,完工率59%,进度排全区第二。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以来,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63.6万亩。




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


今年,我市成功举办2023年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并获得农业农村部批复同意防城港市作为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联合增殖放流与养护活动的永久举办地。

中越北部湾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现场。(资料图)

我市地处北部湾之滨,地理位置优越,岸线曲折、港湾众多,海域滩涂面积广,海洋环境优良、渔业资源丰富,尤其是白龙珍珠湾海域罕见地同时拥有红树林、珊瑚礁与海草床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物资源多样性高,发展海洋渔业的自然资源条件得天独厚。
30年来,我市发展现代海洋渔业成效显著,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渔业产业链。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及产业资源禀赋,我市积极推进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贝类延绳式吊养等,初步形成了一个因地制宜、多种模式并举、立体开发应用的设施渔业发展新局面。2022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为57.52万吨,同比增长3%;渔业生产总产值83.55亿元,同比增长2.38%。在全区率先创建首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率先建成首个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率先建成东兴市国家级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率先建成3个以渔业为主导产业的自治区级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7家,数量位居全区第一。防城港渔港经济区在2022年渔港经济区建设绩效中期评估结果中排名全国第一。“防城港金鲳鱼”“防城港泥丁”成功被评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实现我市水产品国家地标零的突破;企沙中心渔港成功申报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探索出了防城港式现代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成功之路。

金鲳鱼丰收。(资料图)

在做优乡村特色产业上,我市积极创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申报创建上思县绿源母猪产业示范区、港口区海洋微藻养殖及应用产业示范区等自治区级产业示范区,获认定自治区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达到20个。正在创建国家农业产业园1个、国家现代化农业示范区1个。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41家,自治区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涵盖粮油、制糖、海产品加工等多个行业。
大力发展预制菜加工业,引进了中爵冷链物流巴沙鱼加工项目、赛福得金枪鱼冷链加工项目、百壹食品熟虾生产加工项目等一批大型预制菜产业链项目。大力发展农业品牌战略,加强绿色食品、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登记管理,深入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获绿色食品认证书10个,续展种植业无公害产品17个,上思香糯、防城金花茶、东兴“红姑娘”红薯获评广西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特色农产品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升。




多措并举建设和美乡村


在防城区珠河街道那天花村的花卉基地,绚丽绽放的鲜花映入眼帘,粉红的、淡紫的、橙黄的、浅绿的、玫粉的……各色菊花争相竞艳,满园流芳。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那天花村筹集资金建塑料薄膜大棚4.2亩种植非洲菊,还建露天种植基地7亩,分别种植尤加利、栀子等花卉,并且充分发挥联农带农作用,聘请周边村民务工,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增收。
该村相继荣获第九批“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自治区“四星级基层党组织”、自治区乡风文明建设示范村、全区十佳村规民约、防城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防城港市乡村振兴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2021年、2022年,该村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年均超过30万元。家园美、产业兴、乡风淳、百姓富,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在那天花村变成了触手可及的现实。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期盼。30年来,我市积极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帮助脱贫地区特色产业持续发展。积极培育县级“5”和村级“3”特色产业,印发产业奖补实施方案。2022年,全市已发放产业以奖代补资金共计2891.14万元,惠及8263户奖补对象。齐力推进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983家,家庭农场3144家,创建特色产业示范园区415个,带动2166户脱贫户和监测户增收。
我市还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行动,重点开展农村村庄规划、“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屯道路建设等。2022年,全市共开展村庄规划编制108个,村庄规划覆盖率达到76.2%,远超全区平均水平。扎实开展农村厕所革命,推进农村厕所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全市农村户用厕所普及率达96.19%,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以“清洁村庄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重点做好村庄“三清一改”工作,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改善,生活垃圾定点存放清运率达到100%,无害化处理率达到70%以上。全市274个行政村已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覆盖,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194个,基本做到达标排放。加强清廉乡村建设,印发《防城港市大力推进清廉乡村建设实施方案》,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在全市成功创建自治区级清廉示范村1个,市级清廉示范村5个。
从1993年到2023年,原先荒凉落后的小渔村蹚出了农业产业特色发展、乡村振兴新路径,我市农村居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老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幸福。

来源| 防城港市新闻网-防城港日报
记者| 曾   悦
编辑| 廖雪杏
校对| 卢镰太
审核| 黄虹源
值班主任| 时   楠
防城港日报社全媒体出品
精彩推荐

● 逐梦新时代 青春更精彩——访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火炬传递防城港站火炬手

● 【北部湾评论】老人短视频刷不停,或需防沉迷系统保护

● 【法治防城港】刘安辉:不服输的“刑侦人”

● 圣火,在防城港传递!——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火炬传递防城港站活动侧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